立克次体与立克次体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390页(4157字)
立克次体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细菌学中的独立部分。
形态主要为杆状、球状,两端浓染是繁殖过程中的基本形态。革兰氏染色阴性,Giemsa或Gimenez染色分别呈紫红色或红色,在光镜下可看到。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微荚膜、细胞壁、胞浆膜、核糖体、DNA丝及核质等结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中分离株外周具有特征性肥厚亚晶格的粘液层。
立克次体酶系统不完整,但能进行三羧酸循环的部分代谢活动,其生命活动仍需依赖活细胞,为专性细胞内寄生,但战壕热的罗沙利马体或称五日热立克次体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立克次体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呈二分裂增殖,综合其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增殖方式等特征类似革兰氏阴性菌,故立克次体在分类学上属于细菌学范畴。
1984年版Bergey《系统细菌学手册》第1卷第9部分并列立克次体目和衣原体目。
立克次体目下分3个科,立克次体科包括3个族,立克次体族分为3个属,即立克次体属、柯克斯体属和罗沙利马属,立克次体属又分为斑疹伤寒群、斑点热群及恙虫病群立克次体3个生物群。在自然界大多数立克次体对人类不致病,病原性立克次体约10多种,全都是寄生或共生于节肢动物-虱、蚤、蜱、螨(恙螨和革螨)和哺乳动物,保持在自然界的生态循环,人类只是偶然地接触到这个自然环节,即含有病原性立克次体的节肢动物,才发生感染或患病。范明远等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中国斑点热,曾在自然界从草原革蜱蜱卵直接分离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表明该立克次体可经卵传递,在蜱中独立地保持该种群的连续性,亦可不借助于寄主动物,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虱、蚤粪中的立克次体通过皮肤微小伤口进入人体,而蜱、螨则通过叮咬途径感染人。
传播媒介是立克次体病流行病学中的重要环节。当立克次体侵入人体后,多在小血管内皮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系统中增殖,引起局灶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
临床上可观察到Q热性心内膜炎和Q热性肝炎的病例。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因素对立克次体有一定影响,特异性体液与细胞免疫无疑都参与抗立克次体感染的免疫应答,并受遗传基因调控和环境因子影响。
对立克次体病防治措施中可用四环素族、强力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消除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均有助于阻断立克次体病的流行,基因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可能是未来立克次体病预防的一种重要手段。
早在公元313年中国葛洪在《肘后方》一书中记述的沙虱毒(现称恙虫病)病例,并认为沙虱(即恙螨)为其病媒,这是关于立克次体病的最早记载,早年葛洪的历史功绩已被日、俄、美等国家当代学者在文献中确认。
1909年美国立克次氏首次观察到立克次体,他的发现为揭示这一类既有别于普通细菌又不同于病毒的病原微生物奠定科学基础,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立克次体事业中所作出的贡献和不幸牺牲,就将这一类微生物定名为立克次体。法国尼科尔在突尼斯巴斯德研究所工作期间,对该国发生的斑疹伤寒爆发流行进行了调查,发现衣虱是该病的传播媒介,通过灭虱措施在短期内便控制了该病的流行,从而获得了1928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中国魏曦于1937~193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任研究员期间与H.Zinsser共同研究琼脂斜面组织培养法培养斑疹伤寒普氏立在克次体以解决该立克次体在实验动物中增殖的困难,魏曦在培养基中加进双料Tyrode氏液解决了该培养法的关键问题,从而使立克次体大量增殖,为生产疫苗打下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印、缅盟军中爆发了恙虫病流行,影响了战斗力,为此美国组织了以哈佛大学人员为主的斑疹伤寒考察团,1944年特邀魏曦参加,以解决病原体分离问题,魏曦在缅甸Myitkyina流行现场的草丛中改笼养为栏养实验动物方法,终于一举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从而明确了诊断,根据恙螨生态学特点,进行除草灭虫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了恙虫病,为此,该团授予魏曦一枚学术性战时功绩荣誉勋章。
提高斑疹伤寒疫苗质量研究方面,供斑苗生产用的普氏立克次体菌种,须通过虱、鼠交替传代才能保持其高毒力、高免疫原性。
过去国内、外均在志愿者身上饲喂繁殖用虱,因人的体虱是单嗜性昆虫吸食动物血不能存活,在人体上大量喂养即痛苦又危险,为此魏曦与范明远合作研究人、兔血交替喂虱法,最终摆脱了人血代以兔血,于1956年驯化成功一株兔化人虱,培养普氏立克次体效果与人虱无异,1959年卫生部批准该虱种在全国有关生物制品研究所斑苗生产中推广使用。魏曦在立克次体基础研究和立克次体病防治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立克次体属于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在历史上曾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该病当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已取得了有效控制。后者为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发生大规模斑疹伤寒流行致使数百万人死亡的惨痛教训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尔干半岛发生Q热、东南亚发生恙虫病肆虐的教训,这些国家始终没有放松对立克次体病的科学研究。如美国每两年召开1次全美立克次体学与立克次体病学术年会,每4年在斯洛伐克召开1次国际立克次体学术会议。在国际上有关立克次体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涉及3个方面:(1)不断发现和证实新的立克次体病的出现,美国近年已证实犬埃里克次体不仅感染狗也感染人,在美国掀起了研究该病的热潮;日本人从四国岛红斑热病人中分离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经我留美学人于学杰鉴定属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新种,定名为日本立克次体(Rickettsia japonica);最近在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岛病人中也发现了一种新的斑点热。
(2)对立克次体生长繁殖、代谢及对其宿主细胞感染机制以及对立克次体酶、表面抗原决定簇,特别是立克次体基因组序列等进行了研究。(3)对流行性与地方性斑疹伤寒分型诊断,已从核酸和蛋白方面开展了研究,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基因扩增法研究了病人早期血液中微量病原体DNA的检出,可望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创建和应用分子立克次体学方法对斑点热群中国分离株在种的水平上鉴定获得成功。近年虽对立克次体抗原结构、遗传学及酶的研究都取得了进展,对立克次体毒力研究却进展缓慢,至今对毒力的决定因子所知甚少。
从病原学上证实中国有5种立克次体病存在。即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流行性或称虱传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引起的地方性或称蚤传斑疹伤寒、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恙虫病或称丛林斑疹伤寒、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引起的北亚蜱传斑点热或称北亚热以及柯克斯体属贝纳氏柯克斯体引起的Q热,并作了详尽的流行病学和生态学调查,掌握其流行规律和特征。流行性与地方性斑疹伤寒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2种乙类传染病。斑疹伤寒的大规模爆发流行往往与战争和灾荒连在一起,因此该2种病在中国仍是潜在的危险。
恙虫病原先以为仅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八省区,近年已在江苏、山东、东北三省及山西从病原学上发现有该病的证据,此外还在天津及新疆地区人群血清学上证实也有该病的存在。近年已从新疆、内蒙等地斑点热病人中分离出多株立克次体,并从上述两地草原革蜱和蜱卵、黑龙江省的嗜群血蜱、森林草蜱,福建的越原血蜱及北京的中华革蜱中也分离出该种立克次体,用分子立克次体学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蛋白免疫印迹、脂肪酸气谱质谱联用、核酸同源性杂交、染色体酶切图谱、PCR/RFLP,测序及免疫电镜等)在种的水平上鉴定并确定其分类学地位,证实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从而在中国新发现了1个病种——北亚热。
为了交流防治经验和科研成就,中国每5年召开1次全国立克次体学术讨论会。
预测未来本学科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及可能有所突破的领域:DNA探针技术正在建立,在20世纪90年代新建立的诊断方法将会大大减少立克次体病的误诊、漏诊。
立克次体细胞免疫很重要,目前已积累了淋巴细胞及其防御功能、作用产物的认识,但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立克次体如何逃脱宿主防御系统的破坏作用尚未澄清,对特异性防御机制和白细胞三烯、前列腺素及白细胞介素等内源性介质了解还不多。通过分析立克次体的全部基因组序列,才能解释立克次体在其特定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复杂机制。
对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而又极少发生遗传变异的抗原决定簇应取得较多的了解。在适宜的大肠杆菌载体中装入立克次体基因组并研究其产物,可望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立克次体疫苗,而高效的疫苗可能需要精确的靶传递系统来激活相应的人体防御机制。
由于微机革命对生命学科的巨大影响,由初级序列到生产出三维结构的崭新的方法,将可能成为探索抗原-抗体和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构型变化及预测其对抗生素是否敏感的工具。
20世纪内在本领域中的定向课题及应采取的措施:(1)普氏、莫氏立克次体型特异性抗原性多肽及保护性抗原的基因组构建和编码保护性抗原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2)生物杀虱剂及昆虫绝育剂的研究;(3)对中国边疆资源开发重点地区和某些战略要地开展斑疹伤寒研究。(4)目前国际上尚未知的新立克次体病在中国的发现和确证。本学科发展前沿或分子立克次体学的活跃领域:(1)立克次体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2)立克次体代谢特别是某些人兽共患立克次体它们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方能生活繁殖的生理、病理机制;(3)立克次体DNA结构及编码蛋白的分析;(4)立克次体粘液层的性质与功能。
同时应对某些发展中国家的虱传斑疹伤寒平时发生的局限性及灾害、战时可能发生的爆发流行性进行研究,当前,有效控制或消灭虱传斑疹伤寒已成为实际可行,应采取的措施包括:(1)研究斑疹伤寒分型问题,明确分型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2)研究试制基因疫苗,对边远地区人口及特殊职业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并提高广大人群卫生水平,阻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3)研究不产生耐药性的杀虱剂——生物杀虱剂,昆虫绝育剂,在卫生条件差的农村地区实施有效人群灭虱措施,以遏制媒介昆虫传播斑疹伤寒。
(中国预防医学科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范明远研究员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