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17:59:4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183页(670字)

【生卒】:837—908

【介绍】:

晚唐人、诗歌评论家和文艺美学家。

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

官礼部郎中。

黄巢攻占长安,退居河中。僖宗自蜀回,拜中书舍人。

后归隐中条山王官谷。唐亡之翌年,不食而卒。

工文能诗,亦擅书法。

所着《诗品》蕴含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是研究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风格的理论着作,因书中认为诗歌的风格具有二十四个特点,故亦称《二十四诗品》。其诗论影响大于诗作。强调“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与李生论诗书》)。

“象外”是以“意象”论诗,要求鉴赏者超越艺术形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充分自由的艺术想象,以体会其无限的意境。“韵外”是以“气韵”论诗,要求鉴赏者超越诗歌作品本身蕴含的“气韵”(心理节奏和精神风貌),进一步认识创作主体的完整人格美。

“味外”以“味感”论诗,要求鉴赏者不仅辨别诗歌的一般之“味”,还要领略其“味”外之“味”,使诗歌达到真正“醇美”和“全美”的境地。

其文艺美学思想虽带有玄虚神秘色彩,但其中关于主观情志与客观境遇、语言符号与内在韵致的关系,以及读者通过“辨味”领悟“韵外之致”,进行审美的阐发,对后世的诗歌批评和文艺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如晚唐之后,沧浪的别趣论、苏轼的传神论、王士祯的神韵论及王国维的境界说,从诗论到音乐、绘画,形成一种偏重写意的艺术思潮。

影响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思想史上的意象论与韵味论的构建。着有《一鸣集》,已佚。

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