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18:39:4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227页(574字)

阈值上的有害刺激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起的神经冲动,经传导通路传至大脑皮层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感知觉反应。

可引起机体的主动性或被动性防御反应,有利于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但也使个体产生痛苦的感受,对心理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或导致严重后果。其程度与组织受害的范围有关。其体验并不完全取决于躯体的损害程度,还与注意、情绪状态、以往的经历、暗示和其他心理因素有关;切断痛觉通路可使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暂时消失,但一部分患者的疼痛会很快恢复或产生新的疼痛。作为一种复杂的知觉和情感体验,其主观体验包括感觉成分(如灼痛、刺痛、锐痛)和不愉快的情感成分。梅尔扎克等人1968年提出该体验的三个主要心理维度,即感觉-辨别、动机-情感和认知-评价,每个维度在大脑中均有相应的特异生理系统。有各种假说解释其产生机制。

如M.V.弗雷等人1894年提出痛觉特异说,韦德尔和辛克莱1953年提出痛觉模式说。梅尔扎克等人1965年吸取这些假说的合理成分,提出闸门控制说。

认为脊髓后角胶质细胞起着控制冲动传导的闸门作用,粗纤维冲动倾向于关闭闸门,细纤维冲动倾向于打开闸门,大脑下传的冲动也影响闸门的开闭。当脊髓后角发放冲动传到脑干、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等相应部位,并超越临界水平时,即触发感觉-辨别系统、动机-情感系统和认知-评价系统,产生痛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