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主义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19:31:5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272页(421字)

近代西方文艺流派。

作为一种文艺思想倾向,早已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自觉的、典型的颓废主义则形成和发展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是19世纪下半叶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表示不满而无力反抗所产生的苦闷、彷徨、绝望情绪在文艺领域的反映。法国文坛上最早显示并倡导颓废主义倾向的是人和文艺批评家波德莱尔。

他通过《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学探奇》等作品宣扬颓废主义,为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各种颓废派文艺开辟道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法、英、意、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都曾出现。其特点:否定文艺反映现实的社会功能,否定理性的价值;主张个性的极端自由,无须为作品的道德意义操心;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片面强调艺术的超功利性,张扬非理性的感官功能。并非单一的文艺流派,存在于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中。

在揭露邪恶与黑暗、重视艺术形式美的创造等方面有可取之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