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模式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0:13:55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315页(521字)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性质和过程的看法。

强调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认为问题解决就是搜索问题空间,寻找一条从起始状态通向目标状态的通路,或应用算子使起始状态逐步过渡到目标状态。最早由纽厄尔、J.C.肖和H.A.西蒙1958年提出。

他们认为,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问题表征。将任务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

如有需要,还可对问题空间加以改造。(2)选择算子。

选择用以改变起始状态的认知操作。有些算子可随问题空间的形成而获得,有些则需进行选择。

当问题空间较小时,正确的算子易于选择,否则需应用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来进行。

(3)实施操作。运用算子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或当前状态,使之逐步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简单问题一般只需少量操作,复杂问题则需要一系列操作才能完成。

(4)评价当前状态。对算子和策略是否合适、当前状态是否接近目标状态、问题是否已得到解决等作出评价。上述阶段并非固定不变,可从后一阶段返回到前一阶段。据此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成功地模拟了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解决密码算题、进行逻辑证明和下国际象棋等不同类型的问题上取得成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