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守恒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0:29:2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332页(341字)

守恒形式的一种。

儿童对物体形状改变而其物质含量不变的认识能力。实验表明,8岁左右的儿童才获得。

实验程序:把两个大小、形状、重量相等的泥球给儿童看,若他认为一个球少些,则另外增加一些橡皮泥,若他认为一个球多些,则拿掉一些橡皮泥,直到儿童认为两个球的橡皮泥一样多为止。然后当着儿童的面把其中一个捏成薄饼状、香肠状或糖果状,问儿童:“香肠(薄饼、糖果)所含的泥和泥球中所含的泥是否一样多?”7岁以前的儿童因未获得运算的可逆性,会回答:“这个长些,所以大些”,或“这个薄些,所以小些”。

即认为物体形状改变后,其物质含量就变得不一样多了,说明他们还未获得物质守恒。约8岁后,儿童常会用可逆性、同一性和补偿性三种理由来说明物质的含量未发生变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