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恶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2:36:4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460页(289字)

战国荀子提出的人性天生是恶的一种主张。

《荀子·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人之性恶明矣”。他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是不懂得性与伪之分,把后天礼义法度而形成的善性当成天生的善质。他从性恶论出发,提出通过“化性起伪”来改造人的恶性,形成善性,并重视环境与教育在“化性起伪”中的作用。荀子提出与孟子不同的观点,对后世人性的探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