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发展认知基础理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3:28:34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505页(519字)

亦称“言语获得认知相互作用理论”。

言语发展理论。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认为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表征功能,是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方面及标志。

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认知结构一样,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动作的发展与协调,产生逻辑,导致语言产生,即言语发展与认知能力发展一样,也是儿童在向环境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功能来实现的。儿童用熟悉的语言形式去理解不熟悉的话语,运用熟悉的语言结构去创造新的用法;遇到不能用现成结构去同化的语言时,在环境影响下就会发生顺应功能,改变言语型式,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儿童言语获得还需要有模仿的情境,有练习的机会,并在人际交谈中有转换语法结构、灵活运用语言的条件。儿童言语的发展要以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基础,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如儿童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发展到用被动语态来表达复杂思想时,就无法接受被动语态结构。

儿童个体言语的发展是从自我中心言语向社会化言语发展的过程。这种发展出现在幼儿晚期和学龄初期,此前(即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言语居主导地位,其后(即运算阶段,不管是具体运算阶段,还是形式运算阶段)社会化言语逐渐发展起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