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0:20:1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551页(465字)

人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

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表现在能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能依据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或调整自身的内部状态。

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从对象被觉知到的不同水平,分为:(1)焦点意识,即全神贯注于某些刺激得到的明确意识经验;(2)边缘意识,即在注意边缘获得的模糊的意识经验;(3)下意识,即在边缘意识下未加觉知而被登记和评估的经验;(4)前意识,即当前不在意识中的记忆和思维,必要时能被召唤到意识中的经验;(5)无意识,即对环境中的事物无所感、无所知的状态,如个体对自己的脑电变化、心跳等活动不能知晓。

根据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精神分析理论,某些记忆、冲动和欲望是无法进入意识的,这些因情绪上痛苦而被压抑的心理事件称为潜意识。在弗洛伊德早期的人格理论中,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成分。

意识是心理结构的一小部分,其绝大部分都属于潜意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