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金属交易手册

合约条款的变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北京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金属交易手册》第18页(4352字)

本部分举例说明了合约条款是如何演变的。在本书3.3节,将部分列出目前的LME标准合约的内容,合约的具体内容在“附录2”。

1.4.1 高纯度标准——形状的变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对金属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LME为适应这种趋势,不断提升其标准合约中交割金属的纯度或形状要求。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详细解释铜所经历的变化就能够很好地证明LME的原则——即对合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金属行业的发展。

LME铜合约中铜的质量已从火法冶炼的铸块提升为以阴极电解铜和铜杆为标准。后来,又发展为A级阴极铜,A级阴极铜的出现反映了铜加工工业的发展。

最初,人们只是把火法冶炼的铸块熔化以加工生产出具有机械性能的产品。但当用做导线时,电缆制造厂和电线拉制厂会对铜的纯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火法冶炼的铜首先要通过电解被精炼成阴极铜,接着阴极铜又被熔化制成铜棒,然后,生产出的铜棒又被发运到世界各地的铜杆制造厂。铜棒长约125厘米(约4英尺),宽约10厘米(4英寸),中间宽两头尖,因此能被很容易地送入轧机中,轧制出铜杆圈。每个铜杆重约120公斤(重量与铜棒相同),铜杆圈在通过冲模被拉制成我们居室中常见的电线之前,还必须加银焊接。

今天,随着技术的进步,铜棒的阶段已被省略,A级阴极电解铜直接成型并从矿区运出,然后在线一杆加工厂进行熔炼。在那里,熔化的铜被直接导入不停滚动的铸造轮中,经过加工,形成铜杆并被源源不断地送出,然后再通过一组轧机,迅速将高温的铜杆制成任意长度、直径及重量的铜线圈。这一工序减去了熔炼中的一个步骤,并且也没有必要对细铜丝在拉制中出现的断头进行焊接了。后来,A级阴极铜成为依照LME铜合约进行交割的“商品”。随着技术的发展,LME中断了对其他品级和形状的铜(例如:火法冶炼的铜铸块、标准阴极铜及铜棒)的交割。

两种新的铜萃取过滤工艺——SXEW和生物法的发展,促进了A级阴极铜生产技术的改进。SXEW全称溶剂萃取,目前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加工已开采铜矿中的低品级铜矿、残料、废料等,成本相对低廉。通常用SXEW工艺生产的A级铜要优于先前用传统工艺生产的A级铜。而事实上,目前大多数纯度高达99.999%的高纯度优质铜正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

铝合约发起于1987年,当时合约规定最低纯度为99.5%,后来又提升至99.7%。最初制订的品级低,是为了吸收大量的参与者来使用合约,从而创造出一个关键性的交易群体,如果缺少此群体,新的合约就不能获得成功。事实表明,铝合约的引进并非一帆风顺。

LME锡合约的质量水平从标准锡的99.75%提升至了高品级锡的99.85%。多年来,两个不同品级的合约于交易领域共存,后来,高品级的成为支配性合约。这一变化是同工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的。

这种趋势表现为电器行业对更高纯度金属的特定需求逐渐增加。由于锡危机的发生,两种锡合约的交易被迫于1985年10月24日停止。实际上,在终止前,低品级的锡合约交易就只有英国主要的锡精炼厂(CapperPass)用于将锡运往仓库,从而套取现金这一目的了。

对于锌而言,特高品级锌(99.995%)合约已取代了高品级(99.95%)及标准品级(98%)锌合约。这也反映了LME的合约标准同工业的发展模式保持着一致。然而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加工厂仅仅制造符合机械用途的锌。但现在,其他一些过去仅以低纯度的锌为消费对象的终端用户现已成为锌市场中主要的消费者。

1.4.2 远期交割日期

多年来,正式的LME合约只能交易以第3个月的后14天为到期日的合约。但实际情况是,所达成的正式交易很少能恰好在这14天中。因此,远期交割日期的期限有所延长,从现货交易扩展到了3个月。

随着融资交易的发展,要求交易日期进一步延长。矿业公司和签订了长期融资合约的融资人一样需要售出远期生产,而对于汽车工业或电力工程中的消费者来说,则需要固定一年或更长时间的金属采购成本。所以最初交易者和经纪人在寻求和其他的交易者及经纪人对冲其承诺时,便给客户提供这些交易手段。于是,柜台交易出现了,而且发展迅速,并向LME提出了承认其存在的要求。LME最终承认了柜台交易,并且把远期交割日期扩展到15个月后,同时把铝、铜、镍、锌以及后来的平均价格期权扩展到27个月后。

1.4.3 新的交割地点

最初的交割仓库地点是在英国的伦敦和利物浦,接着又慢慢地扩大到了英国的其他港口,后来,经批准的交割地点进一步扩大到了欧洲大陆许多天然的货物集散地的仓库,鹿特丹、汉堡及安特卫普等欧洲大陆港口首批获准。而后位于法国、意大利、瑞典、西班牙及希腊等国家的港口也成为交割地。再后来,随着交割地点的扩大,LME又进一步增加了交割地点,首先是在亚洲的新加坡和日本(仅限于铝),然后美国可以对铜以外的所有金属进行交割(但后来又增加了铜这一品种)。

当批准一个新的仓库港口或仓库位置时,LME主要考虑的是该地区是否位于金属消费区并且具有稳定的政治局势、良好的法律和税收环境及商业基础设施。在理论上批准这些地区后,LME还要进一步检查港口、仓库和相关细节。第10章(详见第10.10节)将逐一详细介绍批准程序,并对LME由于当地法律环境和安全形势等原因不批准在南美、非洲和前苏联设立交割仓库进行解释。当然如果这些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LME将来也可能同意在这些地方设立新的交割地点。

1.4.4 价格发现——新的环节

对英国的期货交易商来说,LME已从一个地方性的市场发展成为一个服务于全球金属行业的市场。其发展的轨迹是:首先从英国扩展到欧洲,然后是亚洲和第三世界国家,最近又扩展到了美国。

当英国铜和锡的产量下降时,这些金属主要是在海外精炼的。因此欧洲成为净进口方后,这些商品都是以纯金属的形式被输往欧洲的。与此同时,欧洲铅和锌的需求则主要依赖于自身的供给,它们从海外进口精矿,然后再对其进行精炼和熔炼。

因此,铜和锡的生产厂家率先表明它们的“生产厂家价格”。这个价格是在LME价格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由于质量、交割位置或其他合同条款而引起的溢价或折扣形成的。像美国大部分的铜、铅和锌的生产厂家一样,欧洲的铅、锌生产厂家也制订了它们自己的“生产厂家价格”。慢慢地,LME作为一种定价模式,对过剩或短缺金属的影响加强了,首先是加拿大的生产厂家,接着欧洲铅和锌生产厂家,都开始把依LME的正式价格为基础定价作为其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的一种定价模式。

后来,美国的金属生产厂家也把LME的结算价格作为它们销售的基价,而不再制订自己的“生产厂家价格”,这种转变可能是应消费者的要求做出的,因为消费者希望在价格相互联系的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这种转变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制定,依照这些规则,美国生产厂家的价格体系将会被认定是具有关联性的体系。

最后,铅合约和镍合约的引进开发了广阔的新市场,而这些又为LME合约的投资组合增添了许多有益的素材。现在,铝合约的交易量经常超过被称为“LME旗舰”的铜合约的交易量。

统计表明,LME已成为全球有色金属价格的参考。1997年,西方国家交易的铜合约中95%是以LME的价格为基价进行的,而对其他金属来说,这一数字几乎可以达到100%。

尽管LME在一些金属上显得非常成功,但并非所有的金属都适合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大约在1976年,一群交易者聚集伦敦,讨论开创钢期货市场的可能性。但由于其质量波动范围过大以及钢可以从原材料直接成为半成品,加工阶段经常跨越商品阶段,因而未能就适宜的合约标准达成一致。实际上,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一些人认为,这些交易者在1976年创立钢合约时所面临的难题在今天是能够被克服的,因此,创立钢合约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

1.4.5 支付和相对方的风险及清算

直到1987年,LME仍然是一个完全的货主间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合约的每一方寻求着对方的支付和实际履约,经纪人在认为适当的时候给它们的客户扩展信用,而且几乎不存在LME的整体监控。经纪人之间的合约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为了防止由于一名经纪人未能履行与其他LME会员之间的义务而出现的多米诺效应,人们特意安排了一项中央基金,但是锡危机的事实表明,仅有此项基金是远远不够的(详见第1.5.1节)。

虽然LME曾一度反对引入独立的清算体系,但是锡危机的后果和更为规范化的趋势迫使LME改变了交易惯例,从而成为了一个集中清算市场。当一开始由伦敦6家知名银行(详见第12.8节)成立的伦敦清算所(LCH)接管“经纪人对经纪人”的合约并对其进行担保时,货主间的合约体系就被经纪人对客户间的合约体系而取代了。尽管在实际中,一些客户合约须经伦敦清算所确认(详见第12章和13.3节)。这种变化通过更为严格的保证金制度,使市场功能得到了强化,同时也反映了对LME交易的监控更为紧密,以及对市场的各级财务控制得到了加强,正如住友铜事件所表明的以及后来的证券和投资委员会的审议中所强调的一样,这一过程仍在继续着,而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详见第12章和《附录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