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程序模型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1:15:4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602页(531字)
亦称“程序语义学”。
语义结构理论。在语义特征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编程原理而形成。
认为一个词的意义是通过一系列程序操作来确定的,这些程序操作是人类认知系统中基本的心理操作。
如,为确定x-鸟的意义,可通过一个包含5步操作的程序来实现。
操作1:x有生命吗?若是,转至操作2,否则转至操作5;操作2:x是动物吗?若是,转至操作3,否则转至操作5;操作3:x有羽毛吗?若是,转至操作4,否则转至操作5;操作4:x是鸟,完成;操作5:x不是鸟,结束。确定词的意义时,一个程序常需要调用其他程序,如上述程序中的“动物”这个词本身,就需经过另一程序的一系列操作来加以确认。
有些在认知经验中已经确定的程序,属于可以直接调用的基本程序,为复杂词的分析提供了途径。该理论克服了先前的语义特征分析理论没有把语义特征与相应的心理操作联系起来的缺陷,强调每一个程序都是实在的心理操作,直接与知觉、注意和决断等心理过程相联系,更具一般性,但不能解释对所有单词的理解和语义记忆现象。
如,有时两个词有同样的程序,意义却不一定相同;有时两个词程序不同,但意义相同。
理解“男人”词义的程序模式
上一篇:语义成分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