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动物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2:09:5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647页(509字)

幼仔出生时即处于发育后期的动物。

往往过很短时间便能跟随父母行走。与“晚熟动物”相对。出生时只有初步的感觉、运动和体温调节能力,头几天或头几周,在食物供应、保温和自我保护方面都离不开父母照料。有时候一些蚁类动物如南美洲的军蚁,孵出后很快便能加入群体的迁移和攻击活动。

其分布遵循系统发育路线。大多数情况下,鸟纲和哺乳纲的各个目总有一些早熟,一些晚熟。

如鸟类中的鸵鸟、鹑、鸭类和鹅类早熟,哺乳动物中的有蹄类也早熟。啮齿类和形目中既有早熟的(豚、野兔),也有晚熟的(大鼠、小鼠、兔子)。

鸟类中,早熟的在系统发育上都明显要古老些;哺乳动物中,早熟的是较晚演化的,而且产仔数均表现出从大窝(一窝数仔)到小窝的演化倾向。此外,还受生态适应的影响:天敌的压力可以导致那些栖息在旷野上的动物早熟;有近亲关系的物种中既有早熟的,也有晚熟的,如筑巢于地上的鹤和地栖生活的野兔早熟,而筑巢于树上的鹳和洞穴繁殖的兔子晚熟。介于早熟和晚熟之间的是灵长类动物和某些其他哺乳动物,其表现:抱幼;有的鸟类幼雏孵出时眼睛睁开,能站立和行走,但摄食和保温还得依靠父母,其代表是鸥,有时被说成是半早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