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2:45:3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677页(730字)

中国古代心理学用词。

指感知器官与感知能力。《墨子·经上》:“知,材也。”此“知”为感知器官。又云:“知,接也。”“知:知也者,以其知过(疑当为‘遇’)而能貌之。若见。

”此“知”为感知能力。也指认识能力。

如《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荀子·劝学》:“知之不若行之。”朱熹云:“知行常相须。”(《语类》卷十九)王守仁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传习录上》)王夫之谓:“知行相资以为用。”(《礼记章句》卷三十一)有人认为人的认识、知识与生俱有。孟子认为人之“所不学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张载认为“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

程颐以为:“知之者吾心所固有”(《遗书》卷二十五)。朱熹亦谓“知者吾心之知”(《朱子文集·答江德功》)。也有人认为人的认识、知识来源于外物,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孔子云:“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荀子云:“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正名》)王充《论衡·实知》:“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墨家把知又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种,所谓“知:闻、说、亲。”(《墨子·经上》)张载提出知二元论,将知划分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明王廷相则分为“天性之知”与“人道之知”。而朱熹是将“知”的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感知与思虑。认为“知”由知觉与思虑组成,知觉又分为知(感知觉)与觉(观察理解),犹今之感性认识;思虑又分为思(一般思考)与虑(周密思考),犹今之理性认识。

相对于知二元论,这种把感知与思虑看作统一认识过程的观点,可称之为知一元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