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4:34:5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772页(346字)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洛提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分为匮乏性需要和超越需要。

在生活取向上,受匮乏性需要支配的个体表现出对与需要相关物体的关注,以及对与需要无关物体视而不见的匮乏性知觉。

受超越需要支配的个体表现出对周围一切事物予以同样关注的存在知觉。

个体天生有一种实现趋向,指引个体朝向自我实现。在匮乏性需要基本满足后,个体即受超越需要的支配。

自我实现者的超越需要若受挫,将导致超病理状态。马斯洛认为,由于童年经验、文化规范和自我实现需要力量弱微等原因,个体很难达到自我实现。他为此创造了一个让每个人都能自我实现的理想社会——理想精神国。美国心理学家肖斯特罗姆设计了一种个人取向问卷,测量个体的自我实现程度。

参见“自我实现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