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5:02:3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794页(647字)

根据环境变化,设计能适应这种变化的组织结构和机能,创建新的组织模式。

组织模式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是其核心和最基本使命。它以组织理论为基础,而组织理论是关于组织设计的一些组织模式的设想。如有的公司采用七因素组织的概念:战略、基本目标、组织结构、经营管理系统、人才、技能、管理风格。这七个要素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构成指向某种目标的活动集合体,称为组织模式。

组织设计必须考虑六个关键因素:(1)工作专业化。把工作任务细分化,每个人只专门从事其中的一个部分。

(2)部门化。按工作类别进行分组,以便使共同的工作可以协调。(3)命令链。

一种等级层次的指挥系统。(4)控制跨度。一个主管能有效地管理几个员工。

(5)集权与分权。决策权应放在哪一级。(6)正规化。工作实行标准化的程度,即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的行为。

常用的组织设计形式有三种:(1)简单结构。常见于小型企业,其部门化低,控制幅度大,权力集中,正规化程度较低。

(2)官僚结构。其特点:职务专门化,制度正规,以职能部门划分工作任务,集权式的决策,狭窄的控制跨度,命令统一的指挥系统等。

(3)矩阵结构。这是职能部门化和产品部门化两种形式的融合式组织结构,因此其命令链是双重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新型组织设计方案,如“团队组织”、“虚拟组织”、“无边界组织”等。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出现以及采用计算机网络联系的远程办公方式的普及,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向权变综合型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