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雪夫斯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0:00:1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124页(522字)

【生卒】:1828—1889

【介绍】:

俄国文艺评论家、美学家、作家。

毕业于彼得堡大学。1855-1862年领导《现代人》杂志。

主张认识来自感受,现实生活是最高真理,实践是检验一切理论和艺术的试金石。提出关于美的定义:美是生活。认为人类生存的决定性条件派生出社会生活的美学问题,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与生活理想的观念紧密相联。认为美感是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感觉,主要特征是一种温柔的喜悦。

美感和视觉、听觉不可分离。人的美感与其他感觉一样,在延续性和紧张程度上都有一个正常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欣赏者的生理和心理就会产生厌倦。同样,美感的鉴别力、敏感性和对完善的渴求亦有其限度。美感渴望满足,但不苟求,它寻求好的东西,即使现实中的美有严重缺陷。

虽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但在艺术的功用上,强调艺术的三大社会功效:再现生活,说明生活,判断生活。认为就本性而言,文学艺术是时代愿望的体现者,和时代思想的表达者,是“生活的教科书”。

艺术不仅反映现实、再现现实,且能改造现实,作家、艺术家应对生活作出积极反应,以推动生活进步。着有《生活与美学》、《现代美学概念批判》、《论亚里士多德的〈学〉》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