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语法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1:37:4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212页(525字)

儿童语法的一种。

儿童在语言实践中对自己归纳出的语法规则不断修正后的过渡性语法。继连接语法阶段后,从4、5岁开始儿童在言语活动中表现出的更高级的语法现象。在这一阶段,儿童不但使用语法,而且觉察到语言有语法系统,以及表达方式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这种对语法规则的觉知和意识水平(语法感)是随年龄一起增长的。

它可通过儿童对句子的判断,对错误句子的改正(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以及说明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等加以推断。心理语言学家发现,2岁儿童不能辨别正确句子和词序颠倒句子的不同,对无意义的句子则能拒绝。

以后,他们能判断颠倒的句子是错误的,但不能改正。3岁儿童能在说话中停下来改正错误,或改正别人的错误,但主要是从意义上改正。到4、5岁时才能改正它的词序结构,才会谈论语言,才会根据他本人的标准来对语言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儿童的元语言觉知能力发展到能对语法规则觉知的阶段。在此阶段,儿童的语言运用不再限于用来表示眼前的事物。他们能谈论以前发生的事情,也能谈论他们要计划一些什么事情,甚至谈论一些实际上不存在的事情(如讲故事)。

此后,儿童才能只根据语言的线索,而不是用非语言的情境来获得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