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1:48:15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222页(479字)

动物冬季休眠。

主要表现为代谢活动减慢,体温明显下降,可降至和周围环境一样,甚至低至2℃。伴随气候变化每年一次。同夏蛰不同。欧洲的棕和美国的黑熊夏蛰时体温最低只下降至30℃左右,若低于15℃就会死亡。

二者的生理机制迥然不同。只发生于昆虫、软体动物和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它们都是冷血动物。

一些科学家认为此是季节性习服。极区的无脊椎动物在严冬条件下往往呈冻僵状态,许多昆虫则通过超冷化来避免冻僵,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体液低于0℃仍不结冰。温血动物主要见于小型哺乳类(少数鸟类也会发生),如单孔类、有袋类、啮齿类、食虫类和蝙蝠类。由于体积不同,小型动物比大型动物容易冷却,暖得也快。

常采取睡姿,心搏及呼吸都减慢,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冬眠前,有的动物机体中积蓄了大量脂肪,有的动物筑巢并贮存大量食物,冬眠时定期觉醒,摄入一些食物和水。地松在实验室中可持续两年维持冬眠,以后不再冬眠。

如果将冬眠的地松鼠血浆注射到非冬眠的地松鼠体内,会引发后者冬眠。受某种生理机制(生物钟)控制,又受冬季气候的影响。

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上一篇:东洋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