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间相互作用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2:31:2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262页(578字)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儿童与同龄伙伴或年长、年幼伙伴以谈话、游戏、共同参加合作活动等方式互相影响、沟通、移情的过程。研究发现,3岁幼儿与同龄伙伴在谈话中的互相问答可长达21轮;4岁儿童能根据玩伴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而调整自己说话的口气及句子的长短。3岁~4岁儿童在自发会话中能伴随询问和请求。
2岁~6岁,儿童间的游戏逐渐从平行游戏转向合作游戏。在这种游戏中,他们通过模仿、观察学习、合作与竞争等方式相互作用,学习并形成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分享、移情和性别角色等。在该年龄阶段的儿童相互作用中,侵犯性行为占有重要地位,且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工具性侵犯的次数逐渐下降,富有敌意的侵犯越来越普遍,儿童似乎把侵犯作为交往的重要方式。
在研究中,表现出大量亲社会行为的儿童通常也表现出较多的侵犯行为。从进入小学到初中阶段,交往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该阶段,通过共同活动和相互接近而形成的友谊关系逐渐变得更加稳定。“朋友”的一些本质特征(如忠诚),开始受到重视。在同伴之间,强化、示范和自居大大加快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到少年期,交往成为其主导活动之一。
结交亲密的同性朋友,开始向往结交异性朋友,强烈希望摆脱任何成人对自己交往活动的控制,成为该年龄同伴相互作用的主要特征。
上一篇:儿童绘画心理发展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