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检核表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2:40:05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269页(629字)
一译“儿童行为量表”。
儿童行为测量工具。美国心理学家阿肯巴奇等人研究及修订。1970年首先在美国使用。1983年出版使用手册,1986年及1987年分别出版教师用表及儿童自填表的使用手册。
适用于4岁~16岁儿童及青少年。分为三部分:(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父母职业、填表人等;(2)社会能力,包括参加运动、活动、课余爱好小组(团体)、课余职业及家务劳动情况与交友、与家人及其他小伙伴相处、在校学习情况七大项,其中参加运动、活动、课余及家务劳动三项被归为活动情况分量表,参加课余爱好小组、交友、与家人及其他小伙伴相处情况三项被归为社交情况分量表,在校学习情况被归为学校情况分量表;(3)行为问题,包括113项,要求父母根据儿童最近半年内的表现填写,是量表的主要部分。
编者按不同年龄、性别分组进行因素分析,共得六个常模,即4岁~5岁、6岁~11岁、12岁~16岁男女组常模。内容全面,信度、效度较高,许多国家都在使用。
上海于1988-1991年组织全国22个城市进行中国标准化取样,取得了该量表的中国常模。
1990年湖南对全省城乡4岁~16岁男女正常儿童1360例及异常儿童1287例进行测评,并与医师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本(DSMⅢ-R)的临床诊断进行对照研究,认为该检核表可以作为儿童行为问题的筛查工具而在中国推广使用。其缺点是内容太多,评分方法复杂,不经专门训练不易正确掌握。
上一篇:儿童心理治疗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