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恶性梯度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3:19:1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304页(360字)

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性发展的程度。

衡量犯罪人主观恶性及客观后果的一种综合性等级指标。可从三方面衡量:(1)犯罪的自觉程度。即从犯罪人对犯罪行为意识的自觉性水平来衡量犯罪的恶性程度(如图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犯罪的自觉性水平和所体现的犯罪的主观恶性程度均不同,呈现一个由低到高的犯罪恶性不断增加和逐级趋于严重的阶梯状态。

其中,有预谋的故意犯罪的主观恶性最严重,而由疏忽大意导致的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最轻。(2)犯罪的习惯程度。

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从尝试到适应再到习惯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其恶性发展梯度为初犯、累犯、惯犯、惯累犯等。(3)犯罪的残暴程度。即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凶恶、残忍程度及其对社会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