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活量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0:02:1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346页(426字)

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量。

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部分。潮气量是指一次呼吸周期中肺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在潮气量之外再吸入的最大气量为补吸气量,在潮气量之外再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补呼气量,最大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为余气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受年龄、性别、身材、呼吸肌强弱及肺和胸廓弹性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说,身体越强壮,它就越大。研究表明,它与最大吸氧量存在很高的相关。

常用作评价人体素质的指标。但仅反映一次呼吸时达到的最大通气量,是一种静态的指标,不能充分反映动态的肺通气功能状况。如有些人在任意延长呼气时间条件下的肺通气量处在正常范围内,但若限制时间,则肺通气量较正常范围小。

在实际测评中,时间肺活量指标具有更大的意义。时间肺活量的测量方法:让被试深吸一口气,稍屏息一下后,尽快一口呼出,然后记录第一、二、三秒末呼出的气量占总肺活量的百分比。正常人相应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83%、96%和9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