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达德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397页(702字)
【生卒】:1866—1957
【介绍】:
美国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犯罪学家。
生于美国缅因州瓦萨尔保罗。1899年在G.S.霍尔指导下于克拉克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1899-1906年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师范学院。1906-1917年在新泽西州创办并主持弱智(低能,feeble-mindedness)儿童训练学校。
1918-1921年任职于俄亥俄州青少年研究所。1922-1938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致力于变态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主张研究智力障碍产生的原因,赞同遗传决定论。
研究卡里卡克家族的两个分支,其中一个支系有智力缺陷,发现其智力缺陷的1/2~1/3的原因是遗传性的,且易于犯罪。
首先将“童样痴呆”(moria)一词引入心理学,指成年人表现出儿童样的幼稚,由精神创伤引起,大脑并无器质性损害,多见于癔症,短期内可恢复正常。
提出阻止低能者生育。最早在美国引进和使用“比内-西蒙智力测验量表”,后采用“斯坦福-比内智力测验量表”作为评定智力落后的工具。
将IQ为50~70者列为愚鲁(moron),认为可接受从事简单的机械操作的训练。1912年为美国移民局对移民者进行智力测验,发现其中约有40%~50%为智力落后者,在其建议下,被遣返欧洲的移民由35%上升到57%。晚年承认这一建议的失误。着有《卡里卡克家族》(1913)、《弱智》(一译《低能:原因及后果》)(1914)、《缺陷儿童的学校训练》(1915)、《天才儿童的训练》(1918)、《人的效率与智力水平》(1920)、《超常儿童的学校训练》(1928)、《在原子时代我们的儿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