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1:16:2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411页(592字)
①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的活动中形成独特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模式的历程。
它使人在气质、性格、能力、需要和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来与其他人的差异,使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即人格)。②一译“个体性”。荣格人格理论术语。个体在自性的统领下,意识与潜意识融为一体,使个体的精神生活丰富完美,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人格的过程。实现个性或自性、显示个体本质特征的过程,其存在以集体联系为条件,是个体与集体联合一致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个体须了解自己精神的各组成部分,故自性需要自我的密切合作,要通过对环境和教育的自觉意识,将潜意识的东西同化于意识,使之协调统一。
这只有到人生的后半生,个体对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作全面反思,特别是对潜意识的精神价值有深刻的认识后才能真正做到。荣格将此作为教育和心理治疗的终极目标。
③文艺创作方法。
文学艺术创作中塑造生动具体、富有特别性的人物特征的方法以及由这种方法塑造出来的人物品格。与共性化一起构成作家、艺术家运用形象思维创作典型形象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具体表现为作家、艺术家在观察大量同类生活现象后,从中抽取出能充分体现事物本质的个别事物,再对个别事物的独特个性加以强化、扩大和夸张。
它是现实主义地再现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必要手段,决定着艺术作品、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和影响力。作为艺术概括的方式,个性化要求严格排选外部特征和标志。
上一篇:个性的结构和发展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