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青少年心理训练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1:35:0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428页(431字)

美国针对具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矫正措施。

主要根据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原理进行专题训练,重塑良好的品德和行为。美国神经病学家A.P.戈尔德斯坦1978年提出。认为人格是统一的、复杂的,自我实现是人格的基本特征和原动力。

重视习惯的作用,认为通过发展良好的习惯,可使不利于人格发展的各种倾向和冲动消失或减弱,新习惯的形成对人格发展有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对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的心理训练可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他将训练内容归纳为50课,包括倾听和理解他人说话,训练交谈技巧,学习某一专长,进行就业准备,等等。

并认为,通过这些训练,具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能掌握社会交往、适当控制和正确表达自己的感情、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品德。这一训练过程包括模仿学习、角色扮演、作业反馈和训练的迁移四个环节。

实施训练前,应对训练对象进行心理测验,客观可靠地了解其具体情况,以便在训练中体现差别性和针对性,使训练效果更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