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1:44:1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436页(815字)

孤单寂寞的消极情感体验。

有此情感体验者对人际关系有一种不现实的看法:要么高估他人而贬低自己,要么贬低他人而过分抬高自己。埃里克森认为,这是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第六个阶段,即亲密对孤独阶段(18岁~24岁)可能形成的消极品质。其特征:个体感觉无法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不能有效地获得友谊和爱情,离群索居,回避人际交往。

韦斯区分为社会性孤独感和情感性孤独感。

社会性孤独感产生于缺乏社会关系网络或感到不属于一个群体,如感到被排斥;情感性孤独感产生于缺乏对另一个人的亲密依恋,如没有人真正了解你,在乎你。他认为,从心理动力学和发展的观点看,孤独是一种状态,可能直到青少年期才会被体验到,而这一时期正是父母不再被作为依恋对象的时期。

沙利文同样认为,真正的孤独感直到前青年期才能被体验,这正是在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中亲密需要刚刚出现的时期。已有研究表明,儿童能理解什么是孤独,并有一些儿童自我报告了孤独感。

与儿童孤独感相关的特殊的创伤性事件或情境有:重要他人的丧失、缺乏重要他人的陪伴;家庭不和睦乃至破裂,与父母有较多的冲突、感到不被父母所爱;在同伴群体中被忽视、被拒绝、没有朋友或友谊破裂;学业失败或与老师有冲突,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支持等。儿童的人格特点、交往目标、人际关系知觉水平以及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等都会影响到孤独感。

孤独感的测量主要采用访谈法和自我报告法,一般涉及的维度包括:孤独感体验(如我感到孤独);对当前自己同伴关系的评价(如我没有朋友);对重要关系需求未满足的知觉(如当我需要帮助时找不到人帮助);对社会能力的评价(如我善于和同学们一起干事)等。儿童为摆脱孤独感,或者改变自己,或者远离群体,或以更偏常的方式对抗群体或父母和教师。

长期的孤独将影响青少年的社会认知、人格和社会能力的发展,也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孤独感也是儿童社会适应不良的指标之一,是心理失调的早期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