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恢复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4:02:2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551页(379字)

亦称“复记”。

记忆心理现象。识记某种材料后延缓回忆比即时回忆效果更好的现象。

巴拉德1913年最早发现。

他让12岁儿童识记一首,未提供被试任何复习机会,结果是识记后一两天的回忆成绩好于立即回忆的成绩。

此种现象常见于学习较有难度的材料或有意义材料时。儿童比成人更普遍。

记忆恢复的内容多处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位。对此有两种解释:(1)抑制解除说。认为识记时,皮层细胞因反复激活而导致抑制,因此只有等抑制解除、遗忘尚未开始时,识记效果才会最佳。

(2)整体联系说。

认为识记之初,被识记的材料之间尚未建立充分的联系,故记忆效果差;随着时间的推延,材料的整体性加强,保持量也趋上升之势。记忆恢复与遗忘并不矛盾,而是叠加在一起的,保持量取决于两者的共同作用。

若回忆与识记间隔的时间过长,则忘记恢复现象会消失,出现明显的遗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