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美学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5:15:4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616页(646字)
公路美学的组成部分。
城市街道不仅承担交通功能,而且是公用管线布置的基础,影响人们对城市的感受,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街道受建筑形状的左右,由直路和线式道路(弧线式或折线式)组成。传统街道供行人步行和马车行驶,现代城市街道已逐渐被汽车占领。随着交通工具速度的提高,街道变宽,其他环境元素的尺度也相应增大。
除少数城市步行街外,人们已不能在街道上自由漫步,商业区的人行道上更是充满观光与购物的人流。街道的显着特点是两侧排满建筑物,建筑物的外墙成为街景的重要部分。
街道与建筑关系的变化形成街道的不同风格。街道应有一定宽度,使两侧的建筑物具有足够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
从这一立场出发,道路宽度(D)与建筑物高(H)之比(D/H)是评价街道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的视野范围是60度顶角的圆锥形,如果道路宽度即建筑物与视点的距离(D)与建筑物高(H)之比D/H=2,即成40度仰角,人们能看到建筑物整体及其上部天空;仰角为27度时,可以看到建筑物的整体;D/H=1时,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间存在匀称之感。当D/H大于1,随着比值的增大,人会逐渐产生远离的感觉,比值超过2,会有宽阔的感觉;当D/H小于1时,随着比值的减少,人的紧迫感会逐渐增大,街道两旁的建筑越接近,人就越会产生封闭的恐怖感觉。通常,D/H=1.25,能使建筑具有良好的能见度,展示其艺术效果。
人们对街景的观察位置与方式受交通管理的限制。建筑师所绘的透视图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成为观察者获得的印象。
上一篇:接知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