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图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5:58:4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699页(658字)

亦称“管理图”。

利用统计方法对一个过程的质量特征X进行适时控制或管理的工具。它的建立与使用问题实质上是统计假设检验的问题。管理的对象虽是表征质量特征的X,但实际被控制的是样本特征,常用的是“平均数控制”与“变异控制”,记为“控制图”、“R控制图”或“σ控制图”。

以“X控制图”为例。

假定总体X的过程平均数与过程标准差分别为μ与σ,且X服从正态分布。是过程中样本平均数,于是有1-α(0<α<1)的可能性落入μ+Zα/2(σ/)与μ-Zα/2(σ/)之间,即可用这两个数作为上控制限与下控制限。

但μ与σ通常未知,且正态性假设也难以预先设定。为此在实际工作中,采用“3σ原则”,即用3代替Zα/2。而μ与σ则用预备样本去估计。其作法是:先后取K个预备样本,每个样本含有n个样品。

为第i个样本的均值,于是这K个样本均值的均值作为μ的估计,即==。以作为“控制图”的中心线。

同理,可用K个样本的标准差或全距获得σ的估计。以全距R为例。=/d2,式中=Ri,d2是W=R/σ的分布的均值,可查表求得估计值。

从而控制图的上、下控制限为UCL=+·,LcL=-·

控制图示意图。在具体使用时,以样本均值为控制对象,对每一个容量为n的后继样本,计算出均值,然后将(K,)标在管理图上。

若点(K,)落在上、下控制限内,则说明被管理的质量特征处于正常状况,若点落在上、下控制限之外,说明异常。常利用一些判别法则去鉴别过程的属性特征。

上一篇:控制台 下一篇:控制缺乏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