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生活方式问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837页(764字)
评价人的价值观的量表。
美国心理学者C.莫里斯1956年编制。对13种生活方式进行界定:(1)保存人类最好的成就;(2)培养人和物的独立性;(3)对他人表示同情和关怀;(4)轮流体验欢乐与孤独;(5)通过参加团体活动实践与享受人生;(6)经常控制变化不定的环境;(7)将行动、享乐和沉思相结合;(8)在无忧而卫生的环境中享受生活;(9)在安静的接纳中等待;(10)坚忍地控制自己;(11)静观内心的生活;(12)从事冒险活动;(13)服从宇宙的旨意。日本心理学家田宗介将这13种生活方式简化命名为:中庸型、达观型、慈爱型、安乐型、接受型、协作型、努力型、多彩型、享乐型、克己型、冥想型、行动型、服务型。量表适用于大学生及成年人。
属纸笔测验。每种生活方式以一段文字(约100字到150字)呈现给被试,被试阅读后在一个从7(非常喜欢)到1(非常不喜欢)的七点评尺上评定此生活方式。
最后将这13种生活方式按自己的喜好程度排序。C.莫里斯认为,价值的含义有三:(1)实选价值,对不同生活方式所表现的差异的喜好倾向,即对不同生活方式所表现的选择行为的实际方向;(2)想象价值,即能够预见后果的选择行为;(3)客体价值,强调价值对象本身的属性,即根据生活方式本身的条件决定什么是值得选取的,而非当事人实际所选取的生活方式(实选价值)或在想象中认为应选择的生活方式(想象价值)。
量表再测信度为0.85(隔3周)、0.78(隔14周)。C.莫里斯提供大量资料验证该量表与人口统计和经济指标、宗教活动及性格和生物特征的相关,结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该量表因其对跨文化的价值观研究所作的开拓性贡献而受到好评,但在心理计量方面受到责难。中国心理学者黄希庭等人修订该量表,并用于研究中国青年的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