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障碍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7:12:0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01页(371字)

心理障碍的一种。

18岁以下儿童或少年反复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道德准则或纪律、侵犯他人或公益的行为。具体表现:(1)攻击行为。

经常威胁、折磨、骚扰他人,使用武器(如棍棒、刀)伤害他人,虐待动物,抢劫及性攻击等。(2)破坏行为。破坏他人财物、纵火等。(3)欺诈或偷窃行为。

常常说谎或违背诺言以获得利益,偷窃,闯入他人的住处等。(4)严重违反规则。频繁逃学,常于天黑后不归家,离家外出漫游等。按起病年龄分为童年起病型品行障碍和少年起病型品行障碍;按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品行障碍、中度品行障碍、重度品行障碍;还可按是否与同伴具有长久的友谊而分为团伙化品行障碍和未团伙化品行障碍。

若及早发现,给以正面教育,并调整环境,可望得到纠正。难于纠正者,可发展为青少年违法、成人反社会人格、违法犯罪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