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7:39:0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67页(613字)

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

至少由两人以上构成。具有以下特征:(1)各成员相互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2)各成员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3)各成员有“我们同属一群”的感受。

构成条件:(1)各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目标与利益;(2)各成员间得到密切协作和配合的组织保证;(3)群体要满足各成员的归属感;(4)群体成员之间需要有工作、信息、思想上的交流;(5)群体成员之间需要有感情交往。根据成员是否真正接触,可分为假设群体与真实群体。

根据成员的交往方式及其规模,可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根据群体是否按官方的规定程序组成,是否具有官方特色,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其是否具有实验目的,可分为实验群体与自然群体。根据群体对其成员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定向作用,可分为参照群体与非参照群体。根据群体的发展水平,可分为松散群体、合作群体、本位群体和集体。大量实验研究发现,群体对人的认识、情感与意志有极大影响,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社会影响的“传导体”和“校正器”,也是个人自我实现的“舞台”(个人的知识和才能是通过群体得到表现与发展的)。

通常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创立的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认为一般从扩散群体到合作群体,再到集体。

中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在学校班集体还存在一种本位群体,其特点是成员的群体意识较浓,但还不具备集体的特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