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发展观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7:42:3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77页(553字)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之一。

以美国心理学家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该理论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出发点,认为人既不像行为主义者所说的那样,被动机械地服从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像精神分析学者所说的那样,受原始本能的驱动,人类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主动、积极的个体。从婴儿出生起,人就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断努力。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需要迈进,直到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马斯洛认为,这种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过程就是发展心理学中的“生长”概念,导向健康成长的生物学的核心就是发展心理学家所指的“成熟”,这种成熟是一种内部机制,促使儿童在一定时间内去寻找一定的经验,通过“生长”达到完满人性的实现。强调去发现儿童“内部生长势力”,据此设计教育及治疗方法。罗杰斯认为,儿童出生后,在周围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下,会产生对自己的积极关注,形成自尊感、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当儿童的眼前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停滞不前,而会积极地寻求发展,克服困难,朝着最终的满足状态前进,达到自我完善。当一个人获得了更多的心理品质、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种人的时候,他就达到了自我完善的境界。该理论在20世纪60-80年代对美国社会、特别是对教育和心理治疗产生了巨大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