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心理学思想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1023页(931字)
儒家是以提倡和维护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学派。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内部发生分化和演变,在心理观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1)心物观。
以荀子、王充、张载为代表的都坚持“精合感应”、“如无闻见,则无所状”、“人本无心,因物为心”的存在决定心理的唯物主义路线。
以孟子、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则持“万物皆备于我”、“吾心便是宇宙”、“天下无心外之物”的心理决定万物的唯心主义路线。(2)形神观。
以荀子、王充为代表的主张“形具而神生”、“形体坏烂,精神散亡”的精神依倚形体的唯物主义思想。董仲舒、王守仁持形与神各与天数相副及“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的二元论观点。
程颢、程颐则持“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的精神决定形体的唯心主义观点。
(3)知虑心理思想。一般都把来自感官接物的活动称为感知,心脏的活动称为思维,如戴震《原善》:“耳目鼻口形各相接,而不相能”,“心之官则思”等。张载则划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而心学则主张只需通过“良知”向本心求理。
(4)情欲心理思想。大都持情欲是性接物而动的观点,认为性是水,情是流,欲是波澜。对情欲大多持“寡欲说”、“节导说”;理学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5)志意心理思想。
儒学对志意有精细的界说,“志者,心之所之”,“有趋向、期必之意”,“意者,心之所发也,有思量运用之义”(《北溪字义·志》)。王夫之认为:“志者,人心之主”、“心之所期为”;意者“因事而发,欲有所为”(《读四书大全说》)。
(6)智能心理思想。从孔子起即持智能相对独立论,荀子则明确提出这一观点。嗣后王充、王夫之等对此有所发展。儒家还持智能天人结合论,王安石的主张较为典型;智能后天发展论,王夫之的言论颇具代表意义。
(7)性习心理思想。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董仲舒、韩愈持性三品论,张载则持“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性二元论等。
这些不同的主张,推动了人性的讨论和发展。(8)教育心理思想。
孔子的《论语》、荀子的《劝学》、礼记中的《学记》、韩愈的《师说》、朱熹的《语类》等,论及学习心理、德育心理、差异心理、教师心理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