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四库大辞典下

新书

书籍:四库大辞典下 更新时间:2018-10-07 22:37:2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下》第1544页(1588字)

十卷。

汉贾谊(200-168)撰。贾谊别号长沙,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早年受学于李斯学生河南守吴公和荀况学生张苍

十八岁能诵《》、《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二十二岁文帝召为博士,任太中大夫。

竭力主张改革政治,并草拟了一套改革的方案,遭权贵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少傅。渡湘水时,曾怀愤写一篇《吊屈原赋》。

不满三十三岁,忧郁而死。贾谊思想虽属儒家,却又继承老子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因此对“道”多所阐发:“道者无形,和平而神”,“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止”,“应变无极”。把“道”具体运用于治国。贾谊否认人格神和造物主,承认万物由天地、阴阳二气自然产生,周流不息,变化无穷。他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具体运用于社会伦理方面,提出慈与嚚、孝与孽、忠与背、惠与困、悌与敖、恭与媟、敬与慢、贞与伪等几十对互相矛盾的社会品质,承认事物之间的对立与转化,强调改革法令制度,变无为为有为。《新书》,诸史志皆有着录:《隋书·经籍志》着录,题为“《贾子》十卷,《录》一卷”。

《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着录,题为“《贾子新书》十卷。”《崇文总目》着录“《贾子》十九卷,汉贾谊撰。本七十二篇,刘向删定为五十八篇,《隋》、《唐》志皆九卷,今别本或为十卷。”从上述着录中可见,《新书》在流传过程中不仪书名不同,卷数亦不一。

《新书》的主要内容集中的反映了贾谊的政治和经济思想,总结了前代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力主统一,反对分裂。

他要汉武帝采取一切措施来“定经制”,并建议抵抗匈奴入侵。《新书》笔锋犀利,言辞激切,感情充沛,成为本书的特色。

由于《新书》的书名和篇卷多寡不同,而引起了对其真伪的争论。最早提出系伪书的是宋陈振孙。另一种意见是以《四库提要》编者为代表,认为《新书》有真有伪。第三种意见,认为现存的《新书》是贾谊的着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一,《崇文总目》所着录的汉《贾谊》本七十二篇,刘向删定为五十八篇,这七十二篇在汉时不都是《新书》,还有其他内容,因此而称《贾谊》不称《新书》。

《新书》之名出于《唐书·艺文志》为十卷,即今本《新书》。但这本子在陈振孙见到时尚有“末为《吊湘赋》,而今本只剩五十六篇,《问孝》只有存目,可见佚之《吊湘赋》当是上下,即全书为五十八篇,完全符合历史上着录;二,《汉书》谊本传《赞》称:“凡所着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者着于《传》。”应邵《汉书注》亦在《过秦论》下注称,“贾谊书第一篇名也”。《赞》称之“三表互(五)饵以系单于”,颜师古注所引贾谊书,此语在《匈奴》篇中,为三表设五饵以此系单于。

”《文帝本纪注》引贾谊书“卫侯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名”在今本的《审微》篇中:“昔者卫侯朝于周,周行问其名”,可断唐以前即有今本之流传,系贾谊的原着。三,《四库提要》所提到的“决无摘录一段立一篇名之理,亦决无连缀十数篇合为奏疏一篇,上之朝廷之理”的说法是靠不住的,陆贾上疏皆分篇有名,何以独贾谊上疏不能立篇章呢?至于其中有的篇中提到有贾君,自称君也不是历史无有过的。

上述几点足证《新书》不伪,确是贾谊之作。《新书》版本很多,有宋淳熙八年(1181)程漕使刻本,宋淳祐八年(1248)长沙刻本,皆题《贾子》。明万历中新安程氏刻《汉魏丛书》本,明万历中周子义等刻《子汇》本,题为《贾子新书》二卷。清嘉庆中刻《广汉魏丛书》本。上述诸版中,清乾隆前所刻皆为善本,以明程荣校《汉魏丛书》本、明陆良弼本流传最广。清卢文弨《抱经堂丛书》本,集众本合校,为最好版本。

有《四部备要》本。

〔贾子新书〕 见《新书》。

〔贾子〕 见《新书》。

〔贾谊〕 见《新书》。

上一篇:宓子 下一篇:四库大辞典下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