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
书籍: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
更新时间:2018-11-06 14:42:4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第237页(589字)
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追求的完善道德关系和社会道德风貌。
个人品德修养所追求的完美人格,是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集中体现。与社会理想有密切关系。是对社会中道德关系和风貌的预见,以及对理想人格和至善品质的设想。它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曾提出各种不同的道德理想类型。中国古代孔子把“圣人”、“贤人”看作是理想人格,庄周把摈弃一切是非、生死和物我差别的精神状态的“真人”作为理想人格。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性”、“理性”为理想人格的标准。18世纪的卢梭、孟德斯鸠等主张农家人和穴居野人朴实自然的人格。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并有利于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是衡量道德理想最根本的标准。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道德理想,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推进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主义理想人格的高尚品德,把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等作为体现共产主义理想人格的现实典范。
一定的道德理想可以成为一定社会成员在道德方面的努力方向,改善、提高社会精神面貌、社会风尚,以至改变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每个人的道德理想都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青少年时期是其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理想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上一篇:俄罗斯矫正教育研究所
下一篇:非必需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