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四库大辞典上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

书籍:四库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4 04:59:5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上》第401页(1177字)

十一卷。

清康有为(1859-1927)撰。康有为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门生尊为南海先生。近代着名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他自幼受理学熏陶,青年时从学于广东名儒朱九江,深受“特重气节而主济人经世”及“扫去汉宋之门户而归宗于孔子”的治学态度的影响。

他“日有新思”,独好陆、王心学,以陆、王反对程、朱,“舍弃考据帖括之学,专意养心”,“以经营天下为志”。并涉猎西学,“知西人治国有法度”(《康南海自编年谱》)。

儒学与西学是康有为的维新理论和哲学思想的源泉。1888年,上书极言时局,请求变法。

1891-1895年,主讲于广州万木草堂,宗旨是“以孔学、佛学、宋明学(陆王心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

在此期间,结识今文经学家廖平,从廖平的《知圣篇》、《辟刘篇》中受到启发,先后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认为东汉以来的古文经皆刘歆为王莽纂汉而伪造,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他还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并阐发今文学“通三疏”、“张三世”的学说,形成了变法维新的理论体系。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后来又立学会,创报刊,为变法进行宣传、组织工作。

1898年,在光绪的支持下,发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日本。

后来成立保皇党,反对革命,坚持改良。辛亥革命后,积极从事尊孔复古活动,为复辟帝制效力。

1927年病逝于青岛。主要着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礼运注》、《康南海先生集》等。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十一卷,康有为自认为“悟笔削微言大义于二千载之下”,推求《公》《穀梁》二传及董仲舒、何休“口说”,认为《春秋》在义不在事与文,《春秋》的大义是以口说,而不以文字传授。《春秋》口说的大义由《公羊》《穀梁》二传传授。《公羊》《穀梁》二传以大义依附于《春秋》经文,有同经同义、同经异义、异经同义等不同情况,如果舍去经文而传大义,则《公羊》《穀梁》二传的口说都是一样的。《春秋》口说,《公羊《穀梁》二传只传授其大义,至于其中的不同寻常的微言,则由董仲舒、何休的遗说中可以考求。而董仲舒、何休所传的口说,又与《穀梁传》及刘向的学说全合。《春秋》有未经孔子笔削的鲁史《春秋》,以及经过孔子笔削的《春秋》。

于是他认为《春秋》有四本:一为鲁史原文,二为孔子笔削,三为孔子口说的《春秋》义,四为孔子口说的《春秋》微言。他把《春秋》经文分为三类:一为鲁史原文,二为孔子笔削之稿,三为现在的《春秋》经。

有的是孔子因袭鲁史原文,有的是原文所无而由孔子增入,都分别标明。在卷首例言中他说孔经大义微言,只取《公羊》《穀梁》二传,不引后儒向壁虚构之说。

实际上康有为该书立说即多主观臆说。该书有民国六年(1927)刊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