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四库大辞典上

春秋通论

书籍:四库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4 05:06:0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上》第410页(1093字)

①二卷。

旧题宋人撰,不见于诸家书目。该书统论周及列国大势,推考其兴废的原因。

分为周、鲁、齐、晋、宋、卫、郑、楚、秦、吴越篇,采摘史实,引传以注,并作评论。

无甚新意。

《四库全书总目》将该书列入《春秋》类存目。② 十五卷,首一卷。

清姚际恒(1647-1715)撰。际恒字立方,号首源,又号善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初着名学者。

着有《九经通论》一百七十卷、《好古堂书画记》二卷、《续记》一卷、《好古堂书目》四卷、《古今伪书考》十卷及《庸言录》。

姚际恒通经学,立论精审博辨,勇于疑古,往往见解独到,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屡引其说。可惜他的着作大多散佚,只有《经通论》十八卷、《古今伪书考》十卷及《庸言录》行世。《春秋通论》存传抄本。

卷前有《春秋论旨》,不入卷次。该书大抵首列《春秋》经文,然后对逐条进行阐述。作者力辟三传“《春秋》有例”及“常事不书”之说,而以书法、取义二者论《春秋》。

他认为:“自古说《春秋》者,莫害于例之一字。”又说:“圣人据鲁史以修《春秋》,何尝先自定其例乎!使圣人执一例以修《春秋》,何殊印板死格,尺寸不移,此冬烘之学规,胥吏之计簿,乌足为圣人之书!”(《春秋论旨》)但姚际恒标举书法、取义以说经,实际上与例无别。不过书中持论也时多新解,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该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③ 五卷。

清刘绍邠(详见《周易详说》)撰。此书与作者所着之《春秋笔削微旨》互为经纬,而内容亦殊无可取。作者对《春秋》中关于日食、侵伐、杀人以祭之类的记载加以统计,如《春秋》“日食三十六”、“书侵五十有七”、“书伐二为一十三”等等,然后为作评论;其说大都随文敷衍,毫无新意。《西京清麓丛书外编》本。

④ 四卷。清关涵撰。关涵字东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该书是他游宦岭南时所作。编首有作者自序,知该书成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

全书分为四卷,卷首列《总纲》十七则。《春秋通论》不释全经,也不录《春秋》经文,有所论说,就分别条例。按《春秋》十二公顺序,计隐公三十八条,桓公三十九条,庄公四十四条,闵公九条,僖公六十一条,文公三十一条,宣公三十二条,成公二十九条,襄公八十一条,昭公七十八条,定公二十八条,哀公二十四条,四传异同四百一十一条,总计全书共论九百零五则。关涵该书对清人姜炳璋《读左补义》之说采用较多。

作者又搜集旧闻,以补其阙遗,意在综述前人的观点,进行贯通。自两汉诸儒到清初学者的学说,都广泛征引,且一一标明出处。

该书属资料汇编,故作者对引用的材料往往不加论断。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刊本。

上一篇:春秋会义 下一篇:四库大辞典上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