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辨斋说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库大辞典上》第479页(859字)
一卷。
明顾允成(1554——1607)撰。允成字季时,别号泾凡,江苏无锡人。
万历十一年进士,历官南康府、保定府府学教授,国子监博士,礼部主事,罢官后与其兄顾宪成讲学东林书院。平生深恶乡愿道学,认为这种人占尽世间便宜,害人不浅;对风靡当时不切实际的讲学之风,予以尖锐抨击,提倡扎扎实实做学问。
着有《小辨斋偶存》、《小辨斋说义》。《小辨斋说义》一书共计说《易》一篇,说《论语》四篇,大都是借经义针贬时事,激励同仁,感情真挚,言辞激烈。
如解说《易》,作者认为,《否》卦初六爻,尚是君子的世界,所以可说是吉;六二爻是君子小人相持的世界,所以可说是吉否参半;六三爻则纯粹是小人的世界,所以是羞,小人不得志,于小人于君子都是好事;小人得志,是君子的不幸,也是小人的耻辱。又说,从小人看君子,见他贫贱也不辞,夷狄也不辞,患难也不辞,在下位也不辞,却似做个难题目;自家只图富贵,只图身居上位,似做个容易题目。
不知道事情的难易不在于外部条件,而只在人的内心,以我处富贵贫贱夷狄患难,则易;要富贵贫贱夷狄患难来处我,则难。
君子居易以俟命,好比是难题目,容易做。这就是认得自己与不认得自己的区别。这些议论都是针对世事,有感而发。
解说《论语·管仲成仁》的要义时,作者说,子贡以管仲为“非仁”,孔子也以管仲为“非仁”,虽然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世人尽知,但是毕竟当初欠了一死,还比不上召忽自刎而死,不失却本色,留下三纲五常与当时后世作模样。作者认为,“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一句,形容志士仁人杀身成仁心事如画。作者进一步解释说,当下存心,当机立断,才是真正的死节者;如果事先让人知道,死节一定不成。这层意义的确是这一问题的妙解,即使孔子当初立言未存此心,也不可不作如此看,这样才正可看出古圣先贤的言语,于世道人心的确是大有裨益。顾允成曾说“六经义理亲切,句句是开发我道心,句句是唤醒我人心。处学问不从此入,断非真学问;经济不从此出,断非真经济”,此书阐述经学义理,是此言之实证。有明万历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