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运动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8:33:4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第7页(867字)

1925年,留美学生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等,在纽约发起组织中华戏剧改进社,公演《杨贵妃》,并获得成功。

同年夏天,他们回到北京,将北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扩充为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添设了戏剧系。并由闻一多任该校教务长,赵太侔任戏剧系主任,余上沅任教授。

成立了以研究戏剧艺术,建设新中国国剧”为宗旨的中国戏剧社,致力于创建小剧场的工作。他们在《晨报》副刊上附设《剧刊》,提倡国剧运动,坚持艺术至上,提倡所谓“纯粹艺术”、“自我表现”,反对表现重大的社会矛盾,否定戏剧艺术的教育功能。说“我们要用这些中国材料写出了中国戏来,去给中国人看。而且,这些中国戏,又须和旧剧一样,包含着相当的纯艺术成分。

”(余上沅:《国剧运动》序言)他们认为艺术不是社会的产物,不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是个人的灵感加上个人的理想。他们把戏剧当作“供养在一个艺术的瓶子里”的“希望的鲜花”(徐志摩:《剧刊始业》,新月书店1927年9月初版《国剧运动》)。他们把中国传统戏剧的表现方法称为“由写实反动过来”的一种“西洋的新浪漫主义”(余宗杰:《旧剧之图画的鉴赏》),提倡“要救济中国的旧剧”(赵太侔:《国剧运动》),他们反对对中国传统戏剧从内容到形式的各种改革。

强调“艺术虽不是为人生的,人生却是为艺术的”(余上沅:《〈国剧运动〉序言》),认为“五四”以来大量涌现的社会问题剧,使话剧运动“迷入了歧途”。

“国剧运动”倡导者大量介绍了西方戏剧艺术的理论与技巧,尤其是舞台技术知识,对于提高演剧水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总的倾向是反对戏剧改革,反对戏剧为现实生活服务,提倡艺术的无思想性,追求原始情调,标榜印象主义,逃避现实,因而遭到戏剧界进步人士的反对,包括作为国“剧运动”基地的国立艺专戏剧系的大多数学生,也反对这些戏剧主张,并针锋相对地提出研究戏剧艺术应以促成新社会为宗旨。

后因学校经济困难,余上沅、赵太侔先后辞职,国立艺专戏剧系的成员星散,《晨报·剧刊》出满50期后,于1926年9月23日终刊,国剧运动也就此告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