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纹尊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3:32:5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454页(436字)

春秋时期青铜酒器。

1963年衡东县霞流市(今霞流镇)湘江岸出土。共存器物有铜鼎、钲、削刀、矛、镞和砺石等。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尊为大喇叭口,粗长颈,通高21厘米,口径15.5厘米,重2.75公斤。

颈腹之间有明显接缝,深弧腹呈垂胆状,圈足下接直裙。颈部纹饰分两层,上层为一圈由直、斜、曲线构成的几何形纹样,以锯齿纹为底边;下层为两排类似∽状的卷云纹。

圈足上部纹饰为回转曲折的简化几何形图案,并用锯齿纹封边。主体花纹在器腹,由四片桑叶组成,叶上及周围布满了小蚕,呈爬行、蠕动或啃食桑叶状,蚕纹无足,身短小,双目圆点突出,身饰密点,形象与甲骨文中“蚕”字的图形十分相似。

尊口的沿面铸有十几组立体蚕形,每组2条,翘首,相对做蚕眠状。

其清新生动的田园桑林画面,成为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一幅蚕桑生息图。

该尊形制和纹饰风格与广西恭城秧家出土的蛙纹铜尊相近,同为古代南方越文化的产物。以桑蚕作器物装饰,说明湘江流域养蚕业在先秦时期已经兴盛。

上一篇:琉璃矛 下一篇:云雷纹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