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与砝码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3:33:2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458页(721字)

战国时期量具。

湖南地区楚墓中有100余座出土有天平和砝码,主要分布在长沙、常德、益阳、衡阳、株洲、沅陵等多处。其中有近20座墓出土有天平,或完整,或仅有天平杆而无铜盘,或仅见铜盘。长沙左家塘15号墓出土砝码9个,天平杆上的丝线提纽和系铜盘的丝线均保存完好。1958年常德棉纺厂50号墓中出土一套天平,包括1个天平杆、2个天平铜盘、6个砝码。

楚墓中出土的砝码少则1个,多则几个,以10个为完整的一套。新中国建立前长沙近郊出土的一套砝码10个,上有“钧益”字铭文(钧与均相通,益为重量单位),重量分别为0.69、1.33、1.94、3.87、8.04、15.53、30.28、61.63、124.37、251.33克,合计为499.21克,约为当时的2斤。

铜砝码均为环形,以10个为全套,外径分别为6.3、5.1~4.8、3.8~3.6、3.1~2.8、2.4~2.2、2~1.7、1.5~1.25、1.3~1、1~0.8、0.8~0.65厘米,取湖南楚墓中出土多组砝码称量,其重量的平均值为251.53、122.653、60.443、30.316、15.006、7.868、4.194、2、1.145、0.62克,最大的应是当时的一斤,其次为八两(半斤)、四两、二两、一两、半两。一斤相当于260.798克,一两相当于16.299克。

一两为二十四铢,一铢则为0.679克。天平与砝码系东周时期楚国商业流通中普遍使用黄金货币的间接证明,黄金价值高,要求重量准确。1990年沅陵窑头木岭一座战国楚墓中出土数件砝码,最大一件上有错金铭文“分田益”三字(田通钿,益即衡),清楚地表明了天平砝码的用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