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六朝铜镜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3:40:0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472页(471字)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铸镜手工业因社会动荡,分裂割据和战事连绵的影响,呈现衰落景象,铸造工艺粗糙,花纹图案模糊不清。
中国北方这一时期仍基本沿袭东汉铜镜的样式,创新很少。南方(包括湖南在内)因社会相对稳定,铸造则仍比较兴盛,以神兽镜为代表的创新样式开始流行。
神兽镜是运用圆雕的方式,配列神像和神兽,神像多取自于南极老人、神农、仓颉、西王母、东王公、黄帝、玉皇大帝、伯牙、钟子期等人物图案。湖南地区神兽镜出土地点为长沙、浏阳、常德、衡阳等处,三国时期均属孙吴境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神兽镜中最早出现了新型的六出葵花缘装饰,开创了唐代大量流行葵花缘铜镜的先河。另一类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式样是扁圆形大纽诸镜,如扁圆大纽卷草纹镜、对鸟纹镜、位至三公对鸟纹镜等。
湖南出土或收集的纪年铭文镜有“永寿三年”、“永安五年”等器物,铭文在同一直线上作相反方向排列的“位至三公”龙纹镜也很流行。东汉时期出现的三角缘铜镜在南朝时有了新的发展,三角缘神兽镜和状如纽扣的小型镜也开始出现,这种小型铜镜在南朝以前不见出土。
上一篇:大同桥窖藏汉至宋古钱币
下一篇:“晋蛮夷率善邑君”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