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赣苏区反“围剿”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3:52:5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497页(921字)

上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苏区红军在湖南、湖北、江西3省边界地区反对国民党军“围剿”的作战。

1930年12月,国民党军为配合其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集中5个师的兵力对湘鄂赣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湘鄂赣边红军第十六军采用避敌主力,击其虚弱的战术,先后在武宁、通城等地予敌重创。翌年1月底,乘虚攻克平江县城,歼敌1个团,俘1500余人。当敌军发现红军主力在平江,以3个师兵力合围时,红十六军迅速跳出包围圈,转入江西,连克万载、宜丰、上高、高安等县,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2月,国民党军发动第二次“围剿”。3月初,红十六军乘敌调防之机,转而进入江西,在铜鼓、宜丰、奉新和湖南浏阳一带机动灵活地打击敌军,击溃1个团,歼灭2个连。

6月,又进至鄂东南,与红三师协同作战,在通山击溃敌谢彬师,歼灭其主力2个团,苏区失地大部恢复,第二次反“围剿”取得胜利。1931年7月,国民党军发动第三次“围剿”。

红十六军和红三师将敌郭汝栋部4个团诱至阳新玉岭山,一举围歼,歼敌1000余人,敌残部全部被赶出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又取得了胜利。1933年4月,为配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红十六军和红十八军英勇作战,在宜丰港口地区连胜两仗,歼敌4个营。

旋又西返,在小源以西击退自浏阳来犯之敌。6月,红十六军改编为红十六师;红十八军改编为红十八师,随即奉令调往湘赣苏区。

10月,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的同时,抽调6个师另6个旅及16个保安团的优势兵力,对湘鄂赣苏区发动新的“围剿”。红十六师转战浏阳、萍乡、醴陵、清江等地,后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向东运动,于1934年2月在奉新地区会合从湘赣苏区北上的红十七师,向南浔铁路开进,牵制敌人,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

转战月余后,红十六师返回湘鄂赣苏区。此时,敌军已深入苏区腹地实行分区“清剿”,苏区反“围剿”斗争形势不利。

6月,红十六师在修水、铜鼓、宜丰边界的门山区被敌6个师分割包围,全师指战员殊死战斗,大部牺牲,少数人突围。至此,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失败,苏区大部被国民党军占领。红军及游击队在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