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5:18:4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636页(684字)

军事着作。

毛泽东着。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为毛泽东在延安抗日研究会上演讲稿,发表于延安《解放》周刊,有中、英文单行本在国内外广泛发行。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抗日战争爆发后,对中国抗战的前途认识上,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这些观点对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极为有害。毛泽东在演讲中,用抗战十个月来的经验,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即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问题。

由于中日双方存在着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少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等矛盾特点,决定了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又决定了中国不能速胜,必须进行持久战。

第二,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要经过3个阶段,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这篇演讲,还着重阐述了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问题,提出了抗日战争正确的指导方针,具体地规定了抗日战争中的政治工作和战略战术原则,进一步提出了抗日游击战的具体作战方针。

强调要在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以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木”,人民的团结、军队和人民的进步,是战胜敌人的最根本的条件,动员广大群众参加战争,造成陷敌于火顶之灾的汪洋大海等人民战争思想。《论持久战》,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