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校经堂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5:34:0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673页(816字)

一名校经书院,亦称湘水校经书院。

在今长沙市区。清道光十三年(1833)巡抚吴荣光仿其师阮元学海堂之制建于岳麓书院内,由“岳麓”、“城南”二书院山长欧阳厚均、贺熙龄主持,分经义、治事、词章3科试士,“一岁四课,一季分课一经,因人而授之课程”,教学汉宋并重,“衍总期探许郑,精微应并守朱张”。时“多士景从,咸知讲求实学”。

十六年吴离任,课业遂废。咸丰末年,巡抚毛际可尝重开经史二课,不久即停。光绪五年(1879),湖南学政朱然迁建城内天心阁城南书院旧址,正式设山长,下辖经、史、文、艺四学长及提调、监院各一人。

定额招生本省及商籍生徒24名肄业其中。山长成孺刊《校经堂学议》,以经济之学训士,要诸生“先寝馈于四书六经,探治平之本,然后遍读经世之书,以研究乎农桑、钱币、仓储、漕运、盐课、榷酤、水利、屯垦、兵法、政之属,以征诸实用”。

“一时造就人才”,“号称最盛”。

十六年(1890)学政张亨嘉迁建于湘春门,更名“校经”,生员扩至44名。

学重通经致用,设“经义”“治事”两斋,专课经史大义和当世之务,要求学生考究“古今天下治乱,中国强弱之故”,“举平日所闻于经者,抒之为方略,成之为事功,一洗二百年穿凿之耻”,“养成有体有用之材”。二十年(1894)学政江标新建书楼,以藏中西学书籍;改革课程,以经学、史学、掌故、舆地、算学、词章六科课士;添置“天文、舆地、测量诸仪,光化矿电试验各器,俾诸生于考古之外,兼可知今”;别创算学、舆地、方言等学会,制定《校经学会章程》,“为士子群聚讲习,以期开拓心胸,研究求学,造成远大之器用”;聘请唐才常为主笔,定期出版《湘学报》,分史学、掌故、交涉、商学、舆地、算学六个栏目,发表师生研究成果,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湘省风气为之巨变。戊戌政变后,一度改订章程,恢复科举旧学。二十九年(1903)底,巡抚赵尔巽改为成德校士馆,令诸生“改习科学,以储学堂之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