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华词典宝库中华成语大词典》第523页(269字)
【释义】:
冒:冒犯,不顾。
不韪:不对,过错。冒犯天下人认定的最大的错误。
指不顾公众舆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去干坏事。。
【成语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稽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
【例句】: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第三顾虑苏联和欧洲的人民以及各国的人民反对它,它将冒天下之大不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