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华词典宝库中华成语大词典》第752页(273字)
【释义】:
声名:名声。
狼藉:传说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坏得不可收拾。形容名声极坏。
。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蒙恬传》:“以是藉于诸侯。”唐·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例句】:
①马克·吐温《竞选州长》:“请看这位声名狼藉的伪证犯!”②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二部八章:“我想,加尔拉斯果学士讲的咱们那部传记准把我糟踏得声名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