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华词典宝库中华成语大词典》第1002页(279字)
【释义】:
一:全,都。
是:对,正确。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
。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书简·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
【例句】:
①茅盾《“无关”与“忘了”》:“即使表面上搽着‘抗战’的保护色,终究是欺人自欺,一无是处。”②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因为没有这种研究态度,所以弄得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