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伏园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6:59:4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第66页(649字)

【生卒】:1894—1966.1

【介绍】:

原名福源,字伏园,笔名有伏庐、桐柏、柏生等。

浙江绍兴人。1911年进绍兴初级师范学堂,毕业后进北京大学,为新潮社社员、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1年夏北大毕业,10月主编《晨报·副镌》。1924年11月与鲁迅等组成语丝社,同年12月主编《京报·副刊》。1925年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6年在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主编汉口《中央日报》副刊。同年回上海办嘤嘤书屋,主编《贡献》旬刊等,1928年与弟福熙一起留学法国。1931年回国出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文学部主任,曾与瞿菊农主编《民间》杂志。

1939年当选为“文协”理事,任军事委员会设计委员、《士兵》月刊社社长等。抗战胜利后,他出任四川华西大学和四川大学教授,主编《新民报》副刊。

建国后为全国文联委员,1966年1月病逝于北京。早年的创作和译文,散见于《晨报副镌》、《新青年》、《新潮》、《语丝》等刊物,多未成集。

已出版的有《伏园游记》(北新书局1926年10月版)、《鲁迅二三事》(作家书屋1944年版),此外还有与他人合集的散文集《山野掇拾》(与孙福熙合作,1925年)、《三湖游记》(与孙福熙、曾仲鸣合着)等。名篇如《长安道上》,记作者与鲁迅西安之行的“沿途见闻及感想”,采用书信体,文字流畅亲切,景象历历在目。杂文《“收回租界”》短小简约,意味深长。《红叶》和《第一个阳历元旦》是杂感式的游记,文字朴实简约,结尾俏清,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分享到: